-
“這是鋒哥寫的一首詩。”
唐鼕鼕指著牌子,把《憫農》唸了一遍。
《憫農》語言質樸,就算大字不識一個的老百姓也能聽得懂。
唐鼕鼕唸完,食堂裡就嘰嘰喳喳說開了。
“這首詩是鋒哥寫的?寫得太好了,我聽了都想抹眼淚!”
“誰不是呢,去年我為了多乾一會兒,被曬暈在地裡,要不是周大娘路過,我就死在地裡了,這首詩寫到了我心坎裡!”
“以前聽到彆人唸詩念詞,要不是寫山寫水,就是寫一堆男人女人的酸話,聽得人直想吐酸水,這是第一次有人寫咱們種地的!”
“城裡的那些讀書的都是公子哥,哪裡知道咱們種地有多辛苦?”
“是啊,是啊,還是鋒哥兒能體諒咱們。”
“去年我鋤草的時候,鋒哥兒就總是去看,莫非這首詩寫的是我?”
“鋒哥兒寫詩這麼好,以後肯定能中狀元!”
“我早就跟老金說過,鋒哥兒不是一般人,看看我說對了吧,可惜老金走得太早了。”
……
《憫農》總共就二十個字,念起來又朗朗上口,都不用唐鼕鼕念第二遍,食堂裡就有大半人都記住了。
挑食幾乎是孩子的天性,以前吃不飽肚子的時候還不明顯,但是現在西河灣和關家村生活越來越好,挑食的孩子就越來越多了。
晚上回家之後,很多女工都拿這首詩來教訓孩子。
第二天一早,這首詩就算是徹底在兩個村子傳開了。
村裡好不容易出了個讀書人,還寫了一首好詩,村裡都與有榮焉,護衛隊去城裡,免不了顯擺。
然後,這首詩在縣府也傳開了。
隻用了短短三天,這首詩就成了金川縣府最新的童謠,到處都是孩子邊跑邊唱。
大康文風盛行,不僅達官貴人喜歡詩詞,一些商賈豪紳也喜歡附庸風雅,經常讚助一些文會,藉此來討好當官的。
此時金川縣府最大的酒樓,就在舉行一場文會。
文會的發起者是金川最大的鹽商康豐年,主角是郡城來的一位姓陳的官員。
╲飛╲╱中╲ 網雅何須大,書香不在多
╱╲速╲╱文╲
完整內容請點擊
檢視-
為更好的閱讀體驗,本站章節內容基於百度轉碼進行轉碼展示,如有問題請您到源站閱讀, 轉碼聲明。
向露小說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小說搜尋網站閱讀寒門梟士_北川,寒門梟士_北川最新章節,寒門梟士_北川 siluke!
向露小說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小說搜尋網站閱讀寒門梟士_北川,寒門梟士_北川最新章節,寒門梟士_北川 siluke!